首页
>> 学风建设专题 >> 学风动态
弘扬优良学风 推动社会进步

发布日期:2016-06-23访问次数: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风气,学术风气如何往往决定着一个时代学术研究的高下,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高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能只靠某一个或几个学者取得成就,而是要有一批学者奋发有成,推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堪称经典的当代学术著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先导作用。为此,形成优良学风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及的西方历史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艺复兴”等时期,以及我国古代“先秦子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等时期,在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上都出现了繁荣局面。从学风角度看,这些历史时期都高扬学术研究的时代使命和担当意识,形成了以学立国、以学立世、以学立心、以学立人的良好治学风尚。学术不仅是一项严肃事业,更是一项庄重使命,是那些时代学人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方式。

  解决好学风问题,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是担负重要使命的。21世纪的中国人要往哪里去,获取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后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21世纪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应怎样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独特而伟大的贡献?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回答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正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解决好学风问题,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黄宗羲说:“修德而后可讲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那些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之作,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之作,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之作,都缘于其心不正、底线失守。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高尚的学术道德会在治学追求中发挥支配作用,确立起清晰的是非观念,使人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解决好学风问题,要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软约束主要依靠引导。这就要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建立起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研究成果评议机制和评价体系。要大力开展学术评论工作,对科研成果要进行鉴别和分析,厘清其学术价值和意义,指出其不足或欠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发挥好学术评论对学术研究的引导作用。硬措施主要依靠法规。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诚信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健全针对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系统性法律法规和学术规则规范。

  良好的学风是衡量社会风气的精神标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大众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些学风不正的行为可能发生在少数研究者身上,但往往会吸引全社会的目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学风颓坏,每个学者都有责任;学风清朗,有赖每位学者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志做大学问家,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学问家孔子常被尊为圣人,何为大学问家之“大”,何为圣人之“圣”?这些都与学问家发扬学术道德,造成一代风气相关。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光辉”的作用是照亮众人,“化之”是指使众人发生变化而实现移风易俗。学问家之“大”与“圣”,既在于以其道德文章改变学风、烛照人生,更在于以其学术风范和高尚人格改变世风,带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有崇高学术声望,又要有高尚人格风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涵养优良学风的过程中,从而成为时代精神的优秀代表,担当起引领社会风气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今天,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以除积弊、树新风为己任,像爱惜自己眼睛一样爱惜学术声誉,做新学术的前驱、新学风的高标、新世风的贞干,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

                                                                                  (作者:马建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